close

今天跑去故宮看名琴

一進去就超感動的

不是只有琴貴這麼敷淺

 

而是看到了藝術品

如果這些琴沒辦法發出好音色的話

就只是工藝品而已

可以從裡面看到製琴家對音色的埶著

首先是拉弦樂器

再來是小提琴的形狀的出現

最後的 f 孔的位置確定

 

其實我覺得琴沒什麼好 PK 的

畢竟,不同的木頭,不同的年份,不同的製法

PK什麼呢?

每一把各有優缺點,這把有的優點,那一把沒有

所以我一直很強調→沒有所謂貴的琴,沒有所謂好的琴,只有適合自己的琴。

不過這些琴有個優點是,想要做什麼,只要想就可以做出自己要的音色,

不用去考慮太多,像是抖音,像是弓的角度,

這才是好的琴該具備的

至於怎樣的音色才是好,誰能去決定呢?

 

再者,現在的琴都是後人整修過後了,根本不是當時最原始的琴

當初會很有名,是因為很厲害的演奏家,帶著到處去演奏

當初可能只有帕格尼尼會炫技

現在一堆的演奏家都會炫技了

 

所以我覺得這些名琴,也有很重要的一點,

就是遇到了好的演奏家,讓人可以認識他們。

像是有些人的技術不夠,催不出好琴的音色,

例如帕格尼尼的黑寡婦

後人說只有帕格尼尼拉得出那樣的音色

如果沒遇到帕格尼尼,說不定大家後世會覺得那是一把爛琴呢!

 

再來就是每把琴的價錢是自己喊的,木頭用的不同,每個人喜歡的音色不同,

用的弓不同,演奏的方法不同,要怎麼去 PK什麼叫做好琴?

 

還有怎麼去比較琴怎樣算好或不好

我目前也才仔細聽過30㺫35把琴的音色而已

一定有我沒聽過更好的琴音存在,所以我能說怎樣是好琴嗎?其實我目前也只是井底之蛙而已。

再者是我自己的技術不夠,說不定我拉過,我覺得聲音不是我所喜歡的,是因為我拉不出來這把琴的實力。

 

所以常常有初學者問,要如何挑琴

其實就是去聽,去看,然後找自己喜歡的音色

喜歡就好了,管別人說什麼,

買琴又不是給別人用的,管別人覺得好或爛?

 

不過這次聽到了在展場內強烈大推的三把小提琴,

第一把是→尼可羅,阿瑪蒂 1656年的琴: 

         我覺得這把琴音色很甜,很優雅的感覺,顏色是透明的,音色清新,明徹,甜美。

第二把是→朱塞佩.瓜奈里.耶穌 1744年的琴: 別名叫做奥雷.布爾。 

         這把琴被說是巨炮,而解說的人員說它的餘音比較長,我個人認為這把琴的低音很好聽,

         每個音在唱的時,像漩渦一樣,會把人吸進去,會讓我想要沉入音樂的樂句之中。

         像是有一個很神秘的黑洞,讓我想要進去看看。就像有很多的湖泊一樣,有的音是涓涓細流,有的則是明潭,有的則是瀑布。

第三把是→安東尼奧.史特拉底瓦里 1709年的琴: 別名叫做瑪莉.霍爾-維奧弟

         這把琴這是被說明成穿透力很強,為目前所有小提琴中,無法被超越的一把,

         聽起來的感覺,是所有的音像是要被推出來一樣,如果是在台下觀賞,會像是音樂中的風景會像千鈞萬馬一樣往台下飛馳,

         也因此力量很夠,一個音,一個音的堆疊上去,層次很明顯,強弱很容易區別。

         好的琴有一個重點,並不是強的音很亮,穿透力強;而是弱的音可以弱,但最最一排的人仍能夠聽得很清楚。

         所以聽琴的時候,要記得聽琴的弱音時,有些琴不用弱音器,就能弱下來,而且也有好音色。

 

基本上,我比較愛的是瓜奈里的 1744,因為有讓人想沉進去的感覺,會吸引人去聽。

不過這樣比較,其實是不公平的,因為是不同的樂段,我沒有聽到1744的高音,說不定也是很有力量的,畢竟是被稱讚有如巨炮般的音色。

而 史特拉底瓦里的 1709 也沒有太多低音樂段。所以我只能就現在有聽到的曲子,來分享我的心得。

 

另外在這邊還有展出全世界唯一的馬吉尼四重奏

馬吉尼的琴都是雙鑲線的設計

甚至是第二把還有用鑲線做出鳶尾花的圖案,

所以...其實我的兔子也是可以變成有名的琴呀!

並不是有了圖案就是不入流

裡面有一把孟德爾頌的無敵艦隊,也是在琴後面用封蠟做了一個女王的側面圖,

這把琴還不是一樣貴,也沒有折損其價值...

 

裡面還有展出一把馬吉尼的一把世界上最古老的琴之一,據說是世界上第一把有提琴樣子的中提琴,

1560年制作,我聽錄音的聲音,嚇了我一跳,因為這把琴的音色很渾厚有力,我以為是大提琴的聲音,但並沒有前面說的漩渦一樣的感覺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另外還寫了一些的筆記

在一開始拉弦樂器,最早是13到14世紀的克魯特琴(Crwth)、雷貝克琴(Rebec)、拉巴布琴(Rabab)

 

後來出現了絞弦琴,是利用轉動的滾輪,去磨擦弦來發出聲音的。

 

接著是古提琴(Fiddle),開始有了 f 孔。

 

再來是十六世紀的低音古提琴(viola da gamba),六條弦,並且使用羊腸弦,使音色變得優美,

演奏方式也像大提琴,但沒有尾針,所以要用膝蓋夾著,不能用身體碰觸。

 

再來是十八世紀的柔音大提琴(Baryton),因為之前的尼可拉斯王儲很愛這種樂器,海頓還寫了175首,但後來這種樂器就失傳了,

這種琴要特別介紹的是通常有十到二十條以上的弦,而弦分為拉奏弦,材質為羊腸弦,用弓拉奏,弦經過指板,可用左手按出音高,可拉奏弦律,

另外會有9到24條的鋼弦,通過琴橋或指板的下方,由左手的姆指來撥奏,不像現在拉琴的時候,左手是放在琴頸後面的。

很累的一種樂器

 

以上的琴頭,或是側板,面板,都會有美麗的雕刻,很像藝術品,像琴頭會有馬頭,天使的臉,或是螺旋頭

最後到了後來,可能是馬吉尼的關係,也就布雷西亞學派的影響,使得後來只有螺旋頭

還有一個原因,就是在展場上看到的琴頭,幾乎都不是原本的琴頭,都是後來的整修後,重新裝上的琴頭和弦,音柱

所以也有可能是後世的人只有雕刻螺旋頭有關係。

 

最後還有一種很特別的琴,就是有鍵盤的一弦琴,

很像鋼琴唷!有一個踏板可以控制弦的壓力,然後在指板上有鍵盤,可以按音高,可是只有單弦,所以無法拉奏和弦。

 

 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ioletapp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